这个夏天的欢声笑语,被一场特别的足球联赛所点燃。这就是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它并没有像人们熟知的苏格兰足球超级联赛那样知名,但它在我们的土地上却以草根的形式意外火爆全网。
自5月10日联赛开赛以来,其火爆程度远超人们的想象。前两轮的12场比赛,场均观众数量高达8798人,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中甲、中超等职业足球赛的观众数。门票价格原本定为10元一张,但在二手市场上被炒至600元一张,票价暴涨了300%。
不仅如此,当南京对阵无锡的第三轮比赛时,三度开票三度秒空,可谓一票难求。这样的线下火热场面在互联网上更是盛况空前,抖音相关话题已经超过27亿次浏览。话题如“江苏1个省踢出13个省PK的感觉”在微博上疯传,全国人民都在享受这股苏超的爆火趣味。
这股热潮不仅带动了江苏的文旅业。在端午期间,足球乐事带动了江苏文旅消费的快速增长,揽金达到65亿+。多地的景区和餐饮消费增长了10%。不仅江苏本省人频繁串门观看比赛,连外地人也忍不住下场体验这“摸鱼的快乐”。
央视也注意到了这股热潮,不再关注其他赛事,反而拿下了“苏超”的转播权,与民同乐。那么,为什么江苏能凭一己之力,拉动全国人民一起狂欢呢?
这背后,离不开南京发布官方账号的巧妙推广。他们率先打响网络造梗的第一枪,不同于其他官方账号的严肃说教,他们真正关注民众的心声,让这场联赛更具趣味性。
各个城市间的比赛也变得趣味横生。比如淮安与扬州的争霸变成了“淮扬菜正统之争”,苏州与无锡的对决演变为“太湖控制权争夺战”。而南京对阵无锡的比赛则变成了“盐水鸭”和“水蜜桃”的爱恨纠葛。
更为有趣的是,这场比赛中的一些小插曲也成为了网友们热议的话题。比如某次比赛中,队医竟上场19次,6人被担架抬走,最后预备队打光了,连替补都上完了:一队剩8人,一队剩9人。这样的激烈火爆场面也使得网友们毫不留情地开启了地狱级削笔画嘲讽。
而江苏的这种平分秋色、各显神通的局面也造就了本次苏超的最大看点。虽然各城市表面上互相不对付,但实则借助这次苏超的机会,将自家的经济实力又拉了好几个台阶。这种看似散装的江苏,实则蕴含着整装的实力。
而当某城市赢得比赛时,不仅仅是球迷们的欢呼,更是当地经济的巨大增长。比如常州虽然输了比赛,但随后却对胜者的市民敞开怀抱,免费开放景区,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消费。
此外,江苏的这场足球联赛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有品牌看到“叫南哥”的梗后,迅速推出同款手提袋等商品大卖特卖。还有的将队徽都P成电饭煲的模样进行嘲讽后,被有心的电饭煲厂家看到并趁机推出“苏超定制款”,销售额暴涨。
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江苏雄厚的经济基础。2024年,江苏的GDP达到了惊人的13万亿大关,稳居第二位。而其下辖的13个城市个个都是实力雄厚的大哥大。这种财政独立、经济蓬勃的发展态势使得江苏有能力为这场草根足球联赛提供坚实的后盾。
而今,这股“江苏风”已经席卷全国。在欢笑与激动的背后,是全国人民对这场足球联赛的热情参与和对江苏这片乐土的热爱。对于江苏的13个城市,你更支持哪一支球队呢?无论哪支球队赢得比赛,这场足球联赛都已经成为这个夏天最美好的回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