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万科维奇下课,久尔杰维奇暂管,选帅工作启动

2025-06-28 04:21:00

北京时间6月27日,中国足球协会正式对外公告,宣布了伊万科维奇不再担任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的决策。这一决策背后,其实是由于国足在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表现不佳,特别是在18强赛中失利,导致球队无法进入附加赛阶段。根据伊万科维奇与团队签订的执教合同中的成绩条款,他们的合同因此自动终止。

对于伊万科维奇的离任,中国足协在公告中表达了对他们“辛勤付出”的感谢,并给予了未来的祝福。然而,这背后的现实是国足冲击世界杯的征程又一次提前终结。自2023年2月伊万科维奇仓促接手至此次18强赛出局,他的战术理念和人员使用始终处在舆论的争议漩涡之中。

与此同时,塞尔维亚籍的教练德扬·久尔杰维奇被提拔为代理主教练。这位教头对中国足球并不陌生,他拥有欧足联职业级教练证书,自2023年3月起便在中国足坛执教。他先是执掌中国男足亚运队,并在杭州亚运会上率队闯入八强,打破了长达17年的亚运会八强荒。今年初,他又接手U19国足,并准备带队参加2025年的U20亚洲杯决赛圈。久尔杰维奇整合年轻队伍、激发战斗力的能力显然是足协在过渡期选择他的关键考量。

久尔杰维奇上任后的首要任务是准备今年年底的东亚杯赛事。这场赛事将成为评估他短期执教能力和与国脚磨合程度的重要窗口。然而,更核心的任务是保持球队的稳定过渡,直至新的正式主教练到位。中国足协已明确表示将同步启动新周期的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选聘工作。

这一选聘工作的方向、标准和时间表将成为接下来舆论关注的焦点。足协将面临关键抉择:是继续信任熟悉亚洲及中国足球的外籍教练,还是另辟蹊径寻找新的可能性?从伊万科维奇到久尔杰维奇,国足帅位的更迭已成常态。然而,每一次换帅虽然是在遵循合同、寻求改变的必然动作,但同时也折射出中国足球长期存在的积弊和系统性难题。

代理主帅久尔杰维奇或许能带来短期的秩序与精神面貌的改变,但真正决定国足未来高度的还是即将启动的、目标指向下一个世界杯周期的正式主帅人选。此外,更深层次的足球体系改革也需提供坚实的支撑。在“换帅”成为球迷最熟悉的足协公告主题词之一的当下,中国足球需要的不仅仅是名帅的魔法,更需要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与努力。